9月3日,国足在12强赛首轮0-3不敌澳大利亚后,《北京青年报》点评国足与对手的差距,认为足协创造的世界顶级保障条件无法在短时间内提升球队硬实力。
在这场比赛中,国足没有太大的变化。在使用首发442阵的情况下,李铁将原本中后卫之一的张彭林换到了右后卫的位置上,从而顶替了因伤缺席的唐淼,而他留下的中后卫空缺则由近几年改打中后卫的老将于大宝填补。从张的右后卫背景来看,于大宝在国际比赛中相对丰富的经验以及在联赛中稳定的表现,这一调整是合理的。但从参赛选手的比赛强度、速度和个人能力来看,中超联赛与欧洲主流职业联赛有着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在中澳直接对话中充分暴露出来。
数据显示,本场比赛澳大利亚控球率达到61%,比中国高出20个百分点,投篮命中率为23比7。在威胁攻击数据方面,澳大利亚遥遥领先中国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对手的不断施压下,国足的防线很快就显现出了纰漏。在第23分钟和第25分钟,国足连续丢了两个球。如果不是守门员颜的勇敢,国足完全有可能在上半场就崩盘。下半场,于大宝和张稀哲分别被王刚和郝俊民换下,随后下半场金敬道、魏、张玉宁替补登场。然而巨大的实力差距让国足很难扭转被动挨打的局面。
纵观国际足球和中国足球的现状,这个成绩并没有超出足球世界的正常范畴。说实话,中国足协为国足创造的世界顶级保障条件,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提升球队的硬实力。在进入前12名之前,国足在李铁的指挥下只参加了4场正式的国际比赛,只有40强与叙利亚队的决赛是高质量的。相比有很多球员在欧洲主流联赛效力的澳大利亚队和日本队,国足只有一名球员在武磊留学。换句话说,中国足球与世界级足球的距离越来越大。
以中国和澳大利亚为例。两队在国际赛场上的最后一次对话发生在六年多前的亚洲杯四分之一决赛。国足大将对对手的了解更多的是依靠数据。因此,直到真刀真枪的实战,国家足球队才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能力水平的落后。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第一场战斗中被“唤醒”的中国队赢得了纠正错误的可能性。脆弱的失败等于给团队的每一个成员泼冷水,让他们抛弃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回归理性。第二轮对阵日本,比赛比第一轮更难。所以,中国足协和国足教练组其实对各种结果,包括连败,都做了相当大的心理准备。对于国足来说,防范心理防线崩溃更为现实。
相关直播
暂无相关直播
相关录像
相关集锦
相关短视频